变动频任期短!4天3家公募"换帅",中小机构如何稳定高管人才?

admin 5个月前 (08-09) 1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  转自:券商中国

  8月伊始,又有三家中小公募“换帅”。

  富安达基金、东兴基金、北京京管泰富基金接连官宣高管离任。8月4日,富安达基金新任董事长蒋晓刚上任,前董事长张睿离任。8月2日,东兴基金总经理王青离任,北京京管泰富基金董事长梁望南也于同一日离任。

  数据显示,年内公募资管行业的董事长岗位变动频繁,且绝大多数变动来自中小公募,部分董事长的任期不足两年。业内人士认为,一方面,中小公募在人才机制上承压,导致高管稳定性不足;另一方面,缺乏经验的高管在短期内可能难以适应环境,促使股东方频繁调整人选。

  4天3家中小公募“换帅”

  8月4日,富安达基金新任董事长蒋晓刚公告上任,前董事长张睿离任,这已是月内第三家中小公募宣布高管变动。无独有偶,8月2日,东兴基金总经理王青宣布离任,由牛南洁代总经理;北京京管泰富基金董事长梁望南也于同一日宣布离任,由朱瑜代董事长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富安达基金前董事长张睿历任闽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副经理、南京证券投资银行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兼上海投资银行部总经理、南京证券业务总监、投资银行业务总部总经理兼业务二部总经理等职。而新任董事长蒋晓刚同样出身于富安达基金的股东南京证券,曾任南京证券上海营业部总经理、上海南车站路营业部总经理、经纪业务管理部总经理、基金筹建办业务总监、富安达基金副总经理、总经理、董事长,现任南京证券副总裁、党委委员。

  东兴基金前总经理王青曾任国盛证券的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、天弘基金渠道总监、工银瑞信基金联席总经理、东兴证券基金业务部总经理。北京京管泰富基金前董事长梁望南则曾经任职于北京粮食集团、北京市委商贸工委干部处、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、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部门总经理、北京京国瑞股权投资基金法定代表人、董事、总经理。

  富安达基金、东兴基金和北京京管泰富基金都是中小公募。富安达基金成立于2011年,公司注册资本8.18亿元人民币,由南京证券持股49%,云杉资本持股26%,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持有25%。东兴基金成立于2020年,注册资本2亿元,由东兴证券100%持股。北京京管泰富基金成立于2013年,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.6亿元,由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6.7%,国泰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3.3%。

  产品方面,截至二季度末,富安达基金的合计管理规模为92.91亿元,东兴基金的规模为372.9亿元,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的规模为50.67亿元。三家公募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都不大,富安达基金、东兴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分别仅0.4亿元、0.56亿元,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22.1亿元、6.54亿元;而北京京管泰富基金则没有主动权益产品。

  变动频任期短

  中小公募高管变动已然常态化,高管的任期也在不断缩短。以北京京管泰富基金为例,前董事长梁望南于今年4月25日上任,8月2日离任,任期不足四个月;此前的代董事长朱瑜于2022年11月就任,2023年4月离任,上任仅五个月;再前一任董事长孟天山于2021年1月上任,2022年11月离任,任期不到两年。

  Wind数据显示,年内已有46人次,共计24家公募及券商的董事长岗位经历变动,绝大多数变动来自中小公募。其中,嘉合基金前董事长周健男、益民基金前董事长党均章等上任不足两年。高管变更频率高,任期短,种种现象暴露了中小公募高管人才不稳定的现象。

  近年来,也有中小公募聘请行业资深高管坐镇,期待打开业务新局面,不过,资深高管和中小公募的组合能否长期稳定,仍值得商榷。

  例如,去年12月,东吴基金公告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邓晖在就任三年后离职。邓晖在资本市场从业经历丰富,曾任湘财证券副总裁、德邦证券总裁兼德邦期货董事长、齐鲁证券总裁以及长江证券(上海)资管董事长、长江成长资本董事长,长江证券监事长、总裁、董事、副董事长等职。

  无独有偶,今年4月,长安基金前董事长汪钦在就任两年后官宣离职。汪钦在公募行业经验丰富,曾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教育处、海南港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证券部,历任三亚东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、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、副总经理、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中创前海资本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。

  对于中小公募高管频繁变动的原因,沪上一位公募圈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,随着公募行业的发展,新设机构不断涌现,市场对高管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。中小型公募在吸引、留住优秀高管的机制上面临竞争压力,这可能导致一些高管在短时间内接受聘任,却难以长期稳定发展。

  此外,公募行业对高管的专业背景要求较高,而新兴领域的发展速度往往快于人才培养速度,部分高管在上任的短时间内难以深入了解公司情况,影响决策质量。部分公募可能更倾向于频繁调整高管,以期找到更适合的人选。

相关文章

  • 暂无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